来自唐代的旅游攻略爆火,老外直呼:city不city不管,这很China!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岑参 诗人 来自唐代的旅游攻略爆火,老外直呼:city不city不管,这很China!

来自唐代的旅游攻略爆火,老外直呼:city不city不管,这很China!

2024-07-11 01:3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0 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除了热爱旅行的诗人,其实,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,而路途中每一处所经之地,都是值得一生留意的好风光。

——女同事说

点赞、在看,顺便★标俺们

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!

“免签朋友圈”扩大,全世界的“特种兵”正在赶来China travel的路上,最“city”的路线太多,面对搜索框的无数推荐,许多人都犹豫不决。

这时,你发现了诗歌:

“西岳崚嶒竦处尊,诸峰罗立如儿孙。”诗中的华山,高耸如云。

“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”建德江夜景,悠然宁静,适合一个人看书,思考人生,静待晚霞。

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辋川山庄,勾起了多少旅客对终南山的向往。

“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”边塞诗句,描绘着西域的冰雪奇观,也让这里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净土。

诗人们游历过的山水,既具有文化底蕴,又人少景美。他们旅途中留下的名篇,不就是现成的小众旅游地推荐攻略吗?

2023年,央妈出品的《跟着唐诗去旅行》,让五名现代旅客亲身体验唐代五大诗人的留下的“攻略”。

他们追随着杜甫、李白、岑参、王维和孟浩然五位唐代诗人旅行的脚步,探寻那些篇中胜景,也在崇山峻岭之间,完成了与诗人的隔空对话。

01

故乡·他乡

从出生开始,每个人都走在路上。

过去的路是熟悉的故乡,而前行的方向,是陌生的他乡。

诗人杜甫也曾几度离开自己无数个“故乡”,在人生的最后时期,他从甘肃陇南,穿越险峻的山岭进入成都,再经过长江三峡,最后到达湘江的一座小岛上。

这一路上,巍峨的高山,湍急汹涌的河流是最“常见”的风景,古朴的村庄是山林间温馨的点缀。

陇南山间的小地坝村至今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模样——棕褐色的泥墙,乡间的开满野花的小道。

这里的人们喜爱当地一种传统美食——炒茶,茶罐中放入茶叶和油,等温度升高后加入核桃和面,再配上独特的辅料藿香,当地人的每一个早晨,几乎都从一碗炒茶开启。

村中人都说,杜甫曾在这里留居过一个晚上。或许那时,他就在山旁的一间石头屋里歇脚,品尝着炒茶。

重走陇南,我们才体会到杜甫当年的旅途艰险,一路上,他写了24首纪行诗。

“塞外苦厌山,南行道弥恶。”

他用“厌山”来形容这里的山川连绵,道路险峻。在山中穿行半年余载,他才进入蜀中。

与杜甫的辛苦相对的,是任性的旅客孟浩然。

孟浩然喜欢说走就走,他开启吴越之行的第一站就是黄鹤楼。这里见证了整个大唐诗坛最高光的时刻,也见证了孟浩然和李白的忘年友谊。

唐朝时,黄鹤楼与长江之间离得很近,没有高楼大厦的阻碍,江上的景致一览无余。那个时候,孟浩然和李白也是在这里依依惜别。

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”

孟浩然在李白的目送中逐渐远去,也开启了他的诗旅生涯。

乘船向东去,孟浩然在绍兴稍作停留,随后泛舟建德江,来到浙江新昌,寻找另一位好友道士太乙子。

石城寺,是太乙子常年修行的地方。

“石壁开金像,香山倚铁围。

下生弥勒见,回向一心归。”

石城寺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,寺内最重要的文物就是雕凿于悬崖绝壁之中的诸多石窟造像。其中有一尊高16.3m的石弥勒佛,高大巍峨,俯视众生,正是孟浩然诗中的那尊大佛。

1000年后的元朝,寺里的僧人再一次精心维护这一尊“江南第一大佛”,先前被损坏的佛像由站姿改成了坐姿。后经明朝至今,风雨飘摇六百余年,保存十分不易。

站在寺里,孟浩然诗中所说的那种虔诚,也能感同身受。

李白曾说“吾爱孟夫子,风流天下闻”,孟浩然的一生走过许多地方,与他乡的不断相遇,成为他诗词的灵感来源。

如今,学者们试图寻找唐诗繁盛的原因, “诗人在路上”便是一个关键因素。

文学研究者王兆鹏教授解释到,“不仅诗在路上、在他乡,好诗也在他乡。”诗意源于生活,也源于每一次在他乡的不断探索、学习和寻找。

02

时代·历史

诗词不仅是旅途的见证,更是时代的见证。

我们从诗人的笔下窥见当年的历史,从他们的人生旅途之中,发现时代变化的痕迹,这些诗歌所指的地方,不仅有绮丽的自然风光,更有文化和文明存在的印记。

中华历史上,最盛产诗歌的地方是长安,也就是今天的西安。它是十三朝古都,中华文明的发祥地,丝绸之路的起点,也是盛唐时期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。

这里也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,许多诗人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,献给了长安,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繁荣的文化瑰宝。

王维就是其中之一,他的诗里写满了在长安时的珍贵回忆。

“云里帝城双凤阙,雨中春树万人家。”

他笔下的京城,在雨中依旧不减繁荣。

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两方石碑上,刻着王维的画竹。

他的画竹形象多姿多彩,有稚竹、正竹、侧竹,正如盛唐时群英荟萃,济济一堂。在竹林下藏着的是一颗颗竹笋,也代表着一个繁华时代对未来的希望。

馆藏的《御史台精舍碑》刻满了唐朝时先后做过御史的近千人姓名,在这方碑上,还能清晰看见王维亲自刻上的签名。

见字如面,时任监察御史的王维笔锋遒劲,仿佛能看见年轻的他蹲在石碑前,将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地刻在石头上,写下这份对大唐的承诺。

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只。

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

安史之乱后,盛唐气象不复以往,好不容易从纷争中挣脱而出的王维,在江南相遇知己李龟年时写下了这篇感叹。

后来,李龟年在湘中采访使的宴席上,吟唱了这首《红豆曲》,满座泫然而泣,用这首王维的深情之作,告别了那个盛世大唐。

晚年时,王维上书恳请削去官职,归隐乡间,五月刚进谢恩状,七月就与世长辞。

一生向往田园生活,不慕功名的他,却不断从半官半职的归隐生活中踏入“凡尘”,卷入战乱。

在这个繁华而又变化多端的时代,没有人能够做到独善其身,王维身在其中,尽管难以与时代抗衡,却也在举步维艰之中坚持着那份脱俗的禅意。

与长安有着不解之缘的诗人还有杜甫,只不过,在这里的记忆,充满着郁郁不得志。

他客居长安,到处奔走献赋,应试科举和投奔权贵都无法为他实现政治理想。

十年来,他生活贫困,为了生计,已经步入中年的杜甫不得已接受了朝廷安排的无用之职。回家省亲时,写下了长安十年的见闻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。

“顾惟蝼蚁辈,但自求其穴。

胡为慕大鲸,辄拟偃溟渤。”

“那些蚂蚁般的小人,为谋求舒适的小窝,整天钻营奉承。我却还羡慕百丈长鲸,幻想能在海里驰骋?”长安是个理想之都, 许多人只看见它的繁华,而杜甫却看见了它的残酷。

安时之乱后,杜甫与家人被迫走上逃亡的道路。从甘肃陇南,一直向南行进,旅途艰辛,饥寒交迫,一直辗转到成都,才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。

“喧然名都会,吹箫间笙簧。”

“初来乍到”的杜甫,看到了成都与北方不同的热闹景象,这里让他得到了精神的休憩,度过了四年安稳的时光。

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

这样安逸的诗句,就诞生在他成都的家中——杜甫草堂。

从古到今,这座茅屋是成都人的思想圣地。因为这里,代表着一种精神,一种产生于那个时代,却又经久不息的精神。

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”

即便在狂风大作,无眠的长夜中,杜甫依然惦念着因战争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,写下了胸怀天下的名篇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

今天,每一个到达成都的人都要走一遍杜甫草堂。他的精神和思想,深刻地影响了这里的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,这间茅屋,为这座城市赋予了灵魂。

诗人在每一个地方留下诗篇,我们从诗里,看见那个时代的坎坷与波澜,也能看见他们身处时代之中,内心深处不变的坚持。

03

旅行·修行

诗歌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。

在山水启发之下,一场旅途或许能让人们找到内心所求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人们常说: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,欣赏美景的旅程,也是一段人生的修行之途。

在整个唐朝诗坛,李白称得上是最会修行的诗人。

他的诗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,充满了世人难以企及的无畏与洒脱。“诗仙”的仙气,就从一段段旅途中而来。

“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
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”

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是当前发现的李白最早的诗篇。考古队一直在长期寻找诗中所说的庙宇,但江油的戴天山,不见道观,只见层云密布,穿梭青山之间,仿佛置身仙境。

江油,自古以来商贾云集、八方通衢,素有“一半山水一半城”之称,有着让人看不完的美景。李白就在这里出生。

不过,李白与故乡只有短暂的缘分。青年时,他仗剑去蜀,从此再也没有回来。

他的仙气随他“漂”往长安,这座梦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城市,同样给李白带来太多的苦恼,才华无处施展,穷困潦倒的他又重新踏上了旅途。

“西上太白峰,夕阳穷登攀。

太白与我语,为我开天关。”

离开长安,李白来到了太白山。即便是现在,想要上山仍需要乘坐缆车,再走一段漫长曲折的山路,才能到达山顶。

那时的李白,一定攀登了很久,在复杂的路况和阴雨天气中,吃尽了苦头,最终才登上太白峰。这一路上,他一定想了很多很多。

诗中说,他在登顶后遇见了太白神,在仙人的点化之下,他放下在长安求取功名而不得的执念,安然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或许,在这段路上,他终于与自己和解了,从此以后,“举手可近月,前行若无山。”

与李白所处的汉中相隔千里,岑参也在边塞经历着人生的苦旅。

“走马西来欲到天,辞家见月两回圆。

今夜不知何处宿,平沙万里绝人烟。”

公元749年,岑参平生第一次踏上西行的路途,当他经过阳关,进入西域时,正面对着这片陌生到而令人生畏的大漠。

铁骨铮铮的岑参,也不免充满了思乡之情。

他要在这里,度过自己的大部分人生,用力施展自己的拳脚,实现报效祖国的雄心。

“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”

不过,在岑参的眼里,大漠并不只有荒凉孤寂。他会专门写一首诗描绘这里的独具民族风情的乐器和舞蹈。

他的边塞并不是一个只有军人的边塞,也是有着生命力,充满欢歌舞蹈的边塞。

这段边塞军旅生涯,让岑参有着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向性不同的豪放。他的诗中不尽言边塞之苦,反倒乐于欣赏这些只属于大漠的奇观。

多年苦旅,让岑参成为了开疆级别的边塞诗人,也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修行。

千年过去,岑参曾经待过的边疆已发生了巨变,这里物产丰富,生活安宁,但诗中所写军人的家国情怀依旧延续,影响着在这里驻守国土的每一个人。

还有许许多多的诗篇,写不尽华夏的山水之美,也写不尽在旅途中的顿悟与感受。

片中五段跟着唐诗而行的旅途,早已超越了旅途本身。

它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,去对话那些壮丽的山河和养育我们的故土,去遇见充满新的、美好的他乡。

它是一次与时代的对话,当沿着唐代诗人的行迹深度探访了今天的中国之后,我们发现千年之前李白、杜甫看过的山河还在,感知纸香墨飞、辞赋满江的中国还在。

它也是一次与自己的对话。在旅途中,我们“观天地”,看到更广阔而多彩的世界;我们“遇众生”,在每一场相逢中留下珍贵的快乐记忆;我们也“见自己”,在每一段路上寻找自己的热忱所爱,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,更加勇敢地走向明天。

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”

除了这些热爱旅行的诗人,其实,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,而路途中每一处所经之地,都是值得一生留意的好风光。

参考资料:纪录片《跟着唐诗去旅行》(全文图片均来自于此)

每日互动

你还知道哪些

诗中的小众旅游地?

评论区告诉我8~

面对小朋友,新东方有编程、美术、机器人、科学等素质课程,也有口才、写字、脑力、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,还有游学营地喔;

面对高中生、大学生,有留学咨询、出国考试、大学四六级、考研、专升本、成人英语;

反正,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,只要是你想学的,我们都有(嘻~)

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,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~

更多好看的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/阅读下一篇/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